排队近5年,这家8000亿城商行撤回A股IPO
新年首家银行IPO“撤单”。
1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企业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决定终止广州银行发行上市审核。记者从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获悉,广州银行IPO审核状态也在当天更新为“终止”。
截至2023年末,广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831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39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501亿元,拥有184家开业机构。此次撤回IPO前,广州银行已排队近5年,但上市进程却持续陷入停滞的循环。
业内认为,广州银行主动撤回IPO,与其经营层面承压有关。招股说明书显示,广州银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降。资产质量也有恶化趋势,2023年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5%,高出2021年底0.48个百分点。此外,近年来该行多次收到大额罚单、人事变动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IPO“闯关”难度加大。
针对广州银行撤回IPO的原因、后续上市计划,记者也向该行董秘邮箱发送采访文件,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复。
排队近五年,广州银行撤回IPO
据梳理,此次撤回IPO前,广州银行已排队近5年。
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020年6月广州银行的IPO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深交所受理了广州银行IPO申请。
但在此之后,广州银行的上市进程一度暂停,陷入“停滞—更新—再停滞”的循环。以2024年为例,深交所公告显示,2024年3月,广州银行因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被中止。6月29日,广州银行更新第5版招股说明书后审核恢复。2024年8月27日,因广州银行需更换申报会计师,该行IPO申请状态从“已受理”变更为“中止”。2024年9月30日,广州银行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再次中止。
直到2025年初,广州银行才决定结束这场漫长的上市“马拉松”,官宣撤回上市申请。2025年1月17日,深交所披露的《关于终止对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显示,因企业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深交所决定终止广州银行发行上市审核。
记者注意到,除广州银行外,近年主动撤回IPO的银行并不在少数。仅2024年,就有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安徽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商行3家银行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截至目前,A股排队上市银行已缩减至6家。目前在深交所排队上市的银行有3家,分别为东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以及广东南海农商行,近日均已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审核状态为“已受理”。(详见《3家银行上市状态变更,哑火近三年的中小银行IPO能否“破冰”》)上交所也有3家银行正在排队,分别为湖州银行、湖北银行和昆山农商银行。其中湖北银行和昆山农商银行均为“已受理”,仅湖州银行为“已问询”。
排队队伍不断缩减的同时,A股银行IPO也已“空窗”三年。据记者梳理,2020年~2022年分别有1家、4家、1家银行在A股上市。而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银行IPO进入空窗期,近来没有任何银行在A股上市。
为何撤回IPO
广州银行撤回IPO背后,记者注意到该银行近年营收、净利润均承压。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国货币网上披露的财务数据,2023年广州银行实现营收160.03亿元,同比下降6.71%。同期净利润为30.17亿元,同比下降9.64%。
拉长时间线看,2021年至2023年,广州银行净利润分别为41.01亿元、33.39亿元、30.17亿元,三连降。
收入承压的关键或在于利息净收入持续缩水。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广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2023年,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为117.93亿元,较2021年缩水8.73亿元。
广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有恶化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5%,高出2021年底0.48个百分点,在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1.9%。与此同时,广州银行2023年拨备覆盖率仅为160.08%,低于《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同业银行的平均水平205.14%。
资产质量承压背后,广州银行近年来似乎正“踩雷”房地产行业。
广州银行涉房贷款的规模较大。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行的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和垫款为280.13亿元,占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5.28%,不良贷款率为0.50%。与此同时,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为323.93亿元,占该行个人贷款总额比例为17.54%,不良贷款率为2.07%。
此外,广州银行也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近年来频收巨额罚单,深陷多起诉讼案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该银行共收到10笔来自监管机构、央行的罚单,合计被罚没金额达679.71万元。其中,2024年2月,广州银行南京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等原因,合计被罚款225万元;7月,广州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授信额度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原因,被罚没合计350.71万元。
广州银行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广州银行及分支机构作为原告和申请人,且单笔涉案争议金额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终结的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一共有95件,涉诉金额合计约为97.5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银行近年人事变化较大,亦引发社会对其IPO不确定性的关注。2023年11月,据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披露,广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4年,广州银行的人事任命多次被撤回。例如,2024年2月,广州银行主动提出终止审查独立董事杨拥军的任职资格;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许可事项终止审查通知书,宣布终止广州银行关于刘焱拟任该行韶关分行行长行政许可申请事项。
近期,该行再次出现重大人事变动。2024年11月13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公告显示,任命李大龙为广州银行董事长,同时免去丘斌广州银行董事长职务。
作者:王方然